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我國近視患者達6億,青少年近視率居世界第一。
伴隨著高近視發生率,一方面我們需要加強宣傳教育,預防青少年近視的發生;一方面,我們還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已經近視的青少年近視度數的發展。
然而,目前仍有不少家長對近視存在著深深的誤解,甚至在孩子近視后依舊不愿意讓孩子戴眼鏡。
今天,小千就科學地為大家解釋下多年來家長們對近視的“誤解”:
誤區一:孩子一旦戴上眼鏡,度數只會越來越深。
這其實是一個認知誤區。視光專家指出,如果是真性近視,不戴眼鏡只會讓眼睛始終處于疲勞狀態,不僅不會降低度數,還會導致近視增長過快。
那么,為什么近視的人一旦戴上眼鏡就不愿意再摘下呢?其實道理很簡單,戴上眼鏡后外界物體能夠聚焦在眼睛的視網膜上,能夠看清楚,與戴鏡后清晰的世界相比,誰又想摘掉眼鏡繼續回到以往模糊的世界呢?
所以,近視度數的加深與戴眼鏡并沒有直接的聯系,其原因是由于孩子生理發育期間眼軸不斷增長,再加上用眼負擔的加重,以及不正確的用眼等因素。事實上,配戴上合適的眼鏡之后,孩子的視覺質量會得到提高,用眼疲勞也能夠有所改善,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延緩近視的發展。
誤區二:戴眼鏡時間長了,眼睛會變成“金魚眼”。
許多高度近視的人一旦將眼鏡摘下,會顯得眼睛特別突出,像金魚的眼睛,導致很多人認為這是由于戴眼鏡導致的眼睛變形,所以更不愿意讓孩子配戴眼鏡。
事實上,眼睛的變形不是眼鏡的“鍋”,而是隨著近視的發展,后眼軸不斷增長,逐漸導致眼睛變凸。
誤區三:輕度近視不用配鏡。
通常情況下,視光師會將300度以下的近視稱為輕度近視,以至于很多人認為輕度近視不用配戴眼鏡。但這也不能一概而論,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存在以下幾種情況,建議及時配鏡:
①裸眼視力很差。視力低于0.5,看遠時經常不清楚,需要“使勁瞇著眼睛”才能看。
②雙眼視力相差大。不戴眼鏡矯正則會造成雙眼不能同時使用,容易造成外斜視。
③調節力差。不戴眼鏡看近物時,焦點恰巧落在近視眼的“近點”上,因此不需要眼睛調節就能看近,久而久之調節功能就退化了。由于調節滯后的存在,可能會導致近視增長過快。
④患有間歇性外斜視。外斜視的患者通常表現為集合功能差,而集合與調節常常是伴隨在一起發揮作用的,當不戴鏡時由于少用“調節”,那么“集合”功能就會更差,導致外斜視發展快。
誤區四:配鏡時度數稍低(欠矯)更好。
多項臨床研究表明:近視欠矯配鏡與足矯配鏡比起來更容易導致近視增長快。因此,專家建議配鏡時盡可能足矯,使用最佳矯正視力的最低度數。
不同人的最佳矯正視力是不一樣的,所以足矯是要求達到最清晰的視力,而不是僅僅滿足于矯正至1.0。比如一位近視患者,戴-2.0D(200度)能矯正到1.0,戴-2.25D(225度)、-2.50D(250度)可以矯正到1.2,那么就應該配-2.25D(225度)的眼鏡。
誤區五:孩子近視不要緊,長大可以做激光手術。
近視眼激光手術,即角膜屈光手術或準分子激光手術,是利用193nm(納米)波長的紫外激光準確切削角膜的光學區,重塑角膜表面屈率,通過降低中央區角膜的曲率,達到不戴鏡提高視力的目的。
所以,手術是對患者的角膜組織進行切削,而且近視度數越高,需要切削掉的角膜也就越多。對于角膜本身就比較薄的患者來講,實施手術的安全性較低。
誤區六:近視激光手術可以治療近視。
從手術的原理不難看出,近視激光手術只是改變了角膜的曲率,讓眼睛的屈光系統在不借助眼鏡的情況下,外界物體的影像成像在視網膜上。但眼睛由于近視已經發生的改變,如眼軸拉長、視網膜變薄、脈絡膜萎縮等并沒有被“治愈”。
因此,近視激光手術僅僅是改善了近視患者的裸眼視力,而不是從根本上治療了近視。目前,真性近視是無法被治療的,所有宣傳可以治療近視的方法,都需要警惕。
誤區七:ICL植入手術可以治療近視。
與角膜屈光手術用激光切削部分角膜組織不同,ICL植入手術就是在眼睛里面植入一枚人工晶體。簡單地說,相當于把框架眼鏡或者隱形眼鏡移到眼內去了。對于角膜過薄的高度近視患者,由于無法做角膜激光手術,但又不想戴著厚重的鏡片,可以選擇ICL植入手術。
但是,盡管與激光手術原理不同,但仍然只是改變了不戴鏡的裸眼視力,而不是從根本上治療近視,原有的高度近視眼底病變不會得到任何改善。
年齡低于18歲的青少年,眼睛的屈光狀態還未達到穩定,近視度數還可能進一步增加,眼球結構還未發育完全,不能施行該手術。而且ICL植入手術是內眼手術,對于手術的要求會更高,術后也有可能會出現一些相關并發癥,如感染、術后高眼壓及角膜內皮損傷等。
專家建議:半年做一次眼睛檢查
青少年兒童應當每半年到正規醫院或眼鏡門店做一次眼睛以及視力的檢查,出現近視以及異常應當及時進行人工干預和矯正,以免近視度數的加深。
-END-